中醫(yī)認為,脾胃是“后天之本”,研究證明,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guī)律,就會引發(fā)胃腸道疾病而出現(xiàn)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癥狀。因此,對脾胃的養(yǎng)護則顯得尤為重要。
【清熱健胃小米粥】
《本草綱目》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而中醫(yī)亦講小米“和胃溫中”,認為小米味甘咸,有清熱解渴、健胃除濕、和胃安眠等功效,內熱者及脾胃虛弱者更適合食用它。有的人胃口不好,吃了小米后能開胃又能養(yǎng)胃,因為小米具有健胃消食、防止反胃、嘔吐的功效。
在健胃食品中,小米營養(yǎng)價值高,對于年老體弱者和產婦來說,小米是理想的滋補品。
小米粥的做法:首先將小米50克,花生仁50克,紅小豆30克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然后鍋中注入適量清水,加入花生仁、紅小豆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鐘,再放入小米,煮至米爛,花生仁、紅小豆酥軟,加入冰糖調味即可。還可根據個人口味添加大棗、紅豆、紅薯、蓮子、百合等,熬成風味各異的營養(yǎng)粥。
美中不足的是,小米的蛋白質含量沒有大米高,因此不論是產婦,還是老弱人群,都不能完全以小米為主食,應合理搭配,避免缺乏其他營養(yǎng)。
【消食解毒南瓜粥】
黃澄澄、軟糯糯的南瓜不僅看著賞心悅目,還是養(yǎng)胃的佳品!侗静菥V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中醫(yī)認為,其有補中益氣、消炎止痛、解毒殺蟲的功效,對脾胃虛弱有很好的食療效果。
南瓜富含碳水化合物、果膠,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物刺激;豐富的維生素和鈣、磷等成分,是健胃消食高手。南瓜里豐富的果膠還能促進潰瘍部位的愈合,“吸附”有毒物質,包括鉛等重金屬物質,起到排毒的作用。南瓜中的甘露醇有通大便的作用,可減少糞便中毒素對人體的危害;膳食纖維非常細軟,能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同時還不傷胃黏膜。
南瓜烹飪簡單,蒸食、煮粥或煲湯皆宜。比如,南瓜粥,取小米100克用水浸泡20分鐘,南瓜300克去皮切塊,小米煮30分鐘后加入南瓜,攪拌均勻后繼續(xù)煮15分鐘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南瓜性溫,多吃會助長濕熱。因此,有胃熱口臭癥狀,或患有皮膚瘡毒風癢、黃疸、腳氣、下痢脹滿、氣滯濕阻等病癥的人不宜多吃。
【健脾益胃山藥粥】
山藥是藥食同源的好食材,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山藥補中益氣,長肌肉,久服耳聰目明,輕身不饑延年。
山藥味甘性平,其補脾養(yǎng)胃的功效顯著,而且它不寒不熱、作用溫和,非常適合胃功能不強,脾虛食少、消化不良、腹瀉的老年人食用。此外,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的老年人也適合多吃山藥。
切開山藥,能拉出黏黏的細絲,這正是它特有的黏蛋白。這種物質能夠滋潤胃黏膜,起到保護胃的作用,對治療胃痛也有一定的功效。
山藥粥的做法:首先將大米加水提前泡半小時,山藥洗凈,去皮切塊,然后將泡好的米放入鍋中,加水煮開,改小火煮成粥,加入山藥塊和適量枸杞一起熬煮。稍攪拌,小火熬煮30分鐘即可。
山藥具有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腎益精、益肺止咳的營養(yǎng)價值。加入枸杞的山藥枸杞粥可以增進生理活性,迅速恢復體力,消除疲勞,低脂、高養(yǎng)分,幫助新陳代謝而達到美容目的,還有降低血糖及膽固醇的功效,女性更年期間宜多食用。值得注意的是,中醫(yī)認為,山藥為收澀之品,因此有便秘以及大便干結的老年人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