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市中醫(yī)院這樣為患者治療,打破傳統(tǒng)用藥理念
發(fā)布時間:2020/6/1 17:15:55 瀏覽次數(shù):9308次
很多疾病患者初次用藥時,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通過一兩個月的調整才能找到最佳藥物。但是現(xiàn)在,患者只需要抽個血,做個基因檢測,就能很快知道自己的最佳用藥及劑量。
近日,市中醫(yī)院檢驗科開展精準用藥檢測項目,可為患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目前涉及疾病種類包括: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絞痛、心律失常、抗凝、消化系統(tǒng)等相關藥物檢測。此項檢查對患者在用藥選擇、提高治療效果、降低藥物毒副作用方面具有很大益處。
臨床上,相同的藥物、相同的劑量用在同一類病人身上所得到的療效或副作用反應程度都會有差別,導致這種差別的主要原因就是個體差異。那么為什么會有個體差異呢?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基因序列都不一樣,調控藥效和藥物代謝的能力不同所致。所以,了解自己的藥物代謝相關基因情況,指導臨床準確用藥和降低用藥風險尤為重要。
通俗地說,基因檢測就是用高大上的設備,通過血液、唾液、頭發(fā)等來分析你DNA分子中的信息,從而使人們能了解自己的遺傳信息,預知身體患某種疾病的風險或者對藥物的代謝轉運能力和靶點的敏感程度,達到預測疾病風險和指導臨床用藥的目的。
精準用藥,改變了傳統(tǒng)“千人一藥”的給藥方式,為患者提供了“量體裁衣”式的個體化治療方式,更加安全有效。既能盡快達到療效,又可以降低治療的無效幾率和風險,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浪費。
具體事例:患者王某某,63歲,心臟植入支架一枚,每天需要服用氯吡格雷,進行預防和控制,未出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颊呃钅常58歲,月余前曾發(fā)生過心梗,但在服用氯吡格雷后出現(xiàn)了過敏等不良反應。經過基因檢測,李某對氯吡格雷為慢代謝型患者,建議替換。
通過基因檢測預測患者對藥物的不良反應程度,幫助患者以最適合的藥物、最適宜的劑量達到最佳的療效,避免因藥物選擇不正確造成反復試藥。不僅減少藥物治療疾病成本,也大大提高了醫(yī)師的診療水平。
![](/manage/kindeditor/attached/image/20200601/20200601171971167116.jpg)
不過藥師也要溫馨提醒:基因檢測指導精準用藥同時,也要考慮其他藥物、食物以及環(huán)境因素對藥物的療效的影響,因此須在醫(yī)師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基因檢測后調整藥物。